F-111“土豚”(英語:F-111 Aardvark)是一款由美國通用動力于1960年代時開發(fā)制造、美國空軍與海軍聯(lián)合參與設計案的成品多用途中距離戰(zhàn)斗/攻擊機。當時空軍的設計需求是一架能夠全天候、以低空高速進行遠程攻擊的戰(zhàn)術轟炸機,而海軍的需求則是一架能夠長時間滯空的艦隊防空用攔截機。但是開發(fā)中的許多問題導致艦載攔截機版本的設計(F-111B)沒有實現(xiàn),F(xiàn)-111最后僅為美國空軍采用。
F-111在美國空軍中除做為戰(zhàn)術/戰(zhàn)略轟炸(FB-111)之外,另亦衍生出電子干擾機型(EF-111A)。本機于1960年開始研發(fā),1967年首飛。在越南戰(zhàn)場上的前幾個月,F(xiàn)-111 因為自身的問題而墜毀數(shù)架,因此飛行員給予“土豚”的渾號,但在幾次大規(guī)模的整理與改善之后,超音速低空進襲的引擎怒吼聲、強大而精準的攻擊能力,讓越共給予它“死亡之嘯”的稱呼。
在美國空軍于1998年將其所有的F-111退出現(xiàn)役之后,其戰(zhàn)術轟炸任務就由F-15E“打擊鷹”(F-15E "Strike Eagle")所取代;而超音速戰(zhàn)略轟炸任務則是由B-1轟炸機取代。在美國將F-111退役之后,全球僅剩下皇家澳大利亞空軍(RAAF)仍持續(xù)操作此型戰(zhàn)機,引進美國退役的F-111G以維持其作戰(zhàn)部隊之打擊能力。直到2010年12月3日,澳洲空軍正式舉行F-111退役儀式,并以新購的24架F/A-18F超級大黃蜂戰(zhàn)機取代F-111。至此,F(xiàn)-111正式結束其現(xiàn)役生涯。
F-111擁有諸多當時的創(chuàng)新技術,包含幾何可變翼、后燃器、渦輪扇發(fā)動機和低空地形追蹤雷達。它有許多設計影響了蘇聯(lián)工程師和許多他國軍工業(yè)的思維,其諸多前瞻設計后來也成為戰(zhàn)斗機架構上的基本常態(tài)。
基本信息:
乘員: 2 (駕駛和武器官)
長度: 73.5 ft(22.4 m)
翼展:
Spread: 63 ft 0 in (19.2 m)
Swept: 32 ft(9.75 m)
高度: 17.13 ft(5.22 m)
翼面積:
Spread: 657.4 ft2 (61.07 m2)
Swept: 525 ft2(48.77 m2)
翼剖面: NACA 64-210.68 翼根, NACA 64-209.80 翼尖
空重: 47,481 lb(21,537 kg)
載重: 82,843 lb(37,577 kg)
最大起飛重量: 98,979 lb(44,896 kg)
發(fā)動機: 2×
推力: 每個17,900 lbf(79.6 kN)
后燃器推力:每個 25,100 lbf(112 kN)
零升阻系數(shù): 0.0186
性能:
最高速度: 馬赫 2.5 (1,650 mph, 2,655 km/h)
戰(zhàn)斗半徑: 1,330 mi(1,160 NM, 2,140 km)
轉場距離: 3,220 mi(2,800 NM, 5,190 km)
實用升限: 56,650 ft(17,270 m)
爬升率: 25,890 ft/min(131.5 m/s)
翼負荷:
展開模式: 126.0 lb/ft2 (615.2 kg/m2)
后掠模式: 158 lb/ft2(771 kg/m2)
推重比: 0.61
升阻比: 15.8
武器:
機炮: 1× M61 Vulcan20mm機炮(0.787 in)
炸彈: 各式美軍炸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