空警-200型預警機的“平衡木”雷達系統為中國自制當無疑義。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六十周年國慶閱兵的飛機中,就至少有2架空警-200型預警機。
空警-200型預警機實際上是運-8AEW的改進型。起初,該機型被命名為”平衡木AEW”(5號方案)。隨后,又被命名為運-8/F200。2005年1月14日,空警-200型預警機完成了第一次試飛。2006年6月
中國空軍200預警機 精彩照片(19張)3日,第二架運-8AEW因飛機機翼結冰,在中國安徽東部地區墜毀,5名機組成員和35名空軍專家全部遇難。這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歷史上最嚴重的空難,亦是中國空軍2006年發生的四起空難中的第二起。 2006年9月7日,中國官方通訊社新華社公布了調查結果,認定空難的直接原因是飛機多次穿越結冰區域,造成飛機空中結冰并導致失控墜毀。 在最初的官方新聞中,失事飛機的機型和失事地點的準確位置并沒有透露,僅使用"軍用運輸機"和"安徽某地"等籠統的表述帶過。隨著事件的發展和報道的深入,機型被證實是當時正在研發的空警-200預警機。事件發生后,兩個大區副,南空司令和政委記過處分;空軍裝備部副部長記過處分;南空副參謀長降職處分。另外,事故發生后不到一個月,南空司令江建曾的軍銜從少將晉升中將后沒倆月,就得了處分。而南空政委,他的名字和撞機的王偉相同,現已經是空軍副政委了。政府領導人稱:機上遇難人員為國家安全和軍隊現代化建設做出了巨大貢獻。
隨后,中國陜西飛機制造公司加快了研制中國空警-200型預警機的步伐。為解決飛行安全問題,中國軍方積極與烏克蘭安東諾夫設計局進行了合作。在改進空警-200的過程中,更換新型座艙玻璃除霜系統和新型機組成員緊急情況告警裝置。據悉,該機所采取的上述措施大大提高了飛機的飛行安全性能。
空警-200型預警機實際上也是在運-8基礎上研制而成的。該型機可以自動或手動與空警-2000預警機進行情報信息交換和共享。中國空警-200型預警機的功能雖然沒有空警-2000型預警機強,但系統造價相對便宜,可大批量生產,與空警-200型預警機形成高低搭配的配置方式。空警-200的外號叫“平衡木”,用于戰術預警。
空警-200型的載機平臺為運-8系列III類平臺/高新工程第三類載機。III類平臺針對運-8C的缺點改進,主要解決兩個重大問題:一個是發動機,原來的渦槳-6功率只有3000多馬力,影響運-8的高溫、高原性能;第2個是航程問題,運-8C取消了安-12的機身油箱,少載油近8噸。III類平臺換裝了渦槳-6C,功率提高到5100馬力。機翼增加整體油箱,載油恢復到安-12的水平。更換了整體航電系統。